安奈兒投資爆雷
按理說,童裝應該是整個鞋服行業最有潛力的板塊,近年的行業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2%,但是,消費行為受限、激烈的市場競爭、行業性的存貨難題、各項成本上升等原因,導致了公司的業績滑鐵盧。
近日獲批的定增,能否挽救公司于水深火熱之中?
危機不止于此,公司因投資失誤和涉嫌侵犯商標權,正深陷兩起重大糾紛之中。
內憂外患之下,公司上市的“三年之癢”開始露出端倪,持有大量股份的董監高們大面積離職、減持,對公司市值形成較大沖擊。公司已推出股票激勵和回購注銷等方案試圖力挽狂瀾,不過,過山車上的股價已跌至最低點,目前市值僅13.87億元。
業績下滑超過206%
1月27日,“童裝第一股”安奈兒(002857.SZ)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,公司歸母凈利潤-5300萬元至-4500萬元,同比下降225.84%-206.84%,扣非凈利潤-5900萬元至-5100萬元,同比下降336.30%-304.26%。
除了疫情對童裝銷售的沖擊,公司投資失利導致長期股權投資余額全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,也對公司凈利潤產生了一定影響。
實際上,安奈兒業績大幅下滑,從2019年就開始了,去年以來的疫情只是加劇了頹勢。
2019年,公司營業收入13.27億元,同比增長9.41%,歸母凈利潤4211.71萬元,同比下降49.49%,扣非凈利潤更是下滑63.92%至2496.78萬元。
當年,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-4617.27萬元,同比下降203.51%,這是公司2012年披露業績以來首次經營性現金流為負。
進入2020年,公司線下門店大量關閉,四個季度分別凈關店43家、97家、46家、39家,門店數量已由2019年底的1505家減少至2020年底的1280家。
門店關閉、收入下滑、毛利率繼續下降,安奈兒全年業績的下滑乃至虧損,早已是預料之中的事情。
1996年,曹璋、王建青夫婦在深圳創立“安尼爾童裝店”,后以此為基礎創立童裝品牌“Annil安奈兒”,逐漸成為僅次于巴拉巴拉(森馬服飾)的中國童裝品牌,2017年上市。
但是,上市之后,公司整體業績表現還不如上市前,增收不增利,導致凈利率從10%下滑至3%,2020年直接陷入虧損。
最主要的原因是,公司上市后雖然門店數量穩步增長,但運營效率下滑,導致線下板塊收入增長有限,近幾年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依靠線上板塊,但電商業務受價格戰和運營成本影響,毛利率較低,拉低了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。
上市之前,公司整體毛利率超過60%,到2019年僅為54.06%,2020年上半年繼續同比下降0.28個百分點。
近日公司一筆4.08億元的定增獲批,計劃投入到營銷網絡數字化、電商運營中心等項目。公司在電商渠道吃的虧已經不少了,繼續投入,能否得到不一樣的結果?
另外,高庫存這一鞋服行業通病,同樣困擾著安奈兒。截至2020年9月底,公司存貨4.26億元,占公司總資產的36.19%,遠高于童裝上市公司森馬服飾、金發拉比、起步股份的整體水平。